別只看利率,你該盯的是通膨

很多人鐵口直斷,說2024會降息,但聯準會自己都不知道的事情,你怎麼會知道?

預測利率,你將見樹不見林。

2023年甚至一堆人提前跑去買債券被套牢。

菩薩畏因,眾生畏果

通膨是因,利率是果。
如果真的想預測,不如預測通膨,因為利率是跟著通膨走。

假如通膨高,即使經濟放緩也不會降息,
因為FED的任務,打擊通膨是最高層級,凌駕一切。

如今戰爭四起,世界工廠和消費端打貿易戰,通膨難解。
過去幾十年的低通膨,是因為中國勞力低廉,現在中國工資上升,
再加上貿易戰,全球化斷鏈,
然而雪上加霜,戰爭燒錢、燒物資,經濟制裁造成原物料上漲。

經濟學最重要的一句話”這次也一樣“,
大家可以馬照跑,舞照跳,長期來說股票債券都會漲,
一樣可以股債配置,一樣會有市場報酬。

但有一點,會跟最近40年不一樣,
年紀小的會感覺不一樣,年紀大的才會經歷過。

長期高利率

美國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維持高利率很長的時間,持續約10年。

如果接下來十年都高利率,也不過是歷史重演。

但老百姓該想好,如果一直高利率,你的房貸負擔重嗎?
高通膨環境,你的資產會縮水還是膨脹?
最壞的時代,就是最有機會的時代,
機會來了!

十年後,你要惋惜還是慶幸?
二十年後你要自由,還是受限?

國內地理套利

除非發生戰爭,或者被封鎖, 國內的地理套利是可以考慮的。

假設到越南跟泰國這樣物價低廉的國家,但也要計算,機票、運輸、探親這些異地生活費。所以不一定便宜,所以在國內地理套利,反而便宜又安全。

正職退休門檻

開始規劃退休進度,越早退休,越早享受人生。
退休不是休息,而是換成壓力小,多陪伴家人,有興趣的工作。

資產3000萬台幣,第一個人先退休,假設一次退領500萬,屆時只要2500萬資產,加起來就達標。

資產5000萬台幣, 第二個人退休,假如一次退領400萬,到時候資產4600,合計就達標。

前一陣子我似乎被這邊稍微堪用的薪水,腐蝕了心靈,放棄了提早退休的鬥志。但人生不該如此枯燥,不敢冒險才是最大的風險。

美債該現在進場嗎?

這一部影片的觀點完全跟我符合,我操盤好幾年的經驗,就是行情 發動了 在 關鍵時期搶進,不能太早入場。

大賣空的男主角就是太早入場幾乎精神崩潰。

所以一直存美金定存,等真的降息了再移動都來得及

但要先計畫好何種條件定存出場,而不是”何時”,你永遠不知道世界會如何變化,但可以提前計畫什麼樣的變化做什麼樣的反應。

房屋抵押貸款放美金定存十萬個疑問

放款台新銀行:
1.綁約多久,如果想賣房,提前解約賠多少?
2.目前條件:利率2.09,30年,寬限2年
每1000萬,寬限期17000,寬限後39000


環境分析:目前台幣對美元約32,美金定存約5%,台幣抵押借款約2%,存在利差3%
匯差風險:台幣升值將壓縮獲利甚至虧損,但台幣升值影響出口,政策力量對我方有利。
利差風險:美元降息必定是停止升息之後,再緩慢降息,存在從容出場時間。
台幣升息:影響社會面廣泛,政策對我方有利。
地緣風險:持有美金對我方有利。


稅務:
1.某人利用父親的房屋,申請抵押貸款,取得資金,再放入美金定存,得到的利息如何申報所得稅?因為要將房屋抵押貸款利息視為成本,美金定存利息,須扣除成本,方為實際獲利。

2.假如2023年存入1800萬台幣,每年只領20萬出來,這20萬如何申報?
又假如到了2026年,一次提領出剩餘本利和2000萬台幣,如何舉證當初2023年存入1800萬為其成本?


資金布局:
將資金分成6等份,分別放入不同時間長度的定存方案,以降低單一時間長度定存方案的風險。例如將1800萬台幣分成6等份,每等份300萬,分別放入
1個月、3個月、6個月、1年、2年、3年的定存方案。
1個月不嫌短,到期自動續約。3年不嫌多,提前解開也有利息。

於匯豐、星展、渣打銀行,夫妻各開一個帳戶,即有6個帳戶,6個帳戶網路銀行皆設定房屋抵押還款之台新銀行為約定帳戶,如要回補貸款,知道網銀帳密的親友皆可操作,操作完成後通知台新銀行即可提前清償塗銷抵押。


備忘錄:
1.本金不能動用,借來的錢不是真正自己的,孳生利息部分才能動。
2.美國預計2024開始降息,如果照聯準會預估的美國明年底開始降息,除了利差減少,台幣也會升值產生匯損。所以這是機會財,美國開始降息就贖回清償,一切看美國賞臉,給一年賺一年,隨時準備跑
3.抵押貸款至少借2年以上,不然要賠錢,所以如果有抵押房近期有換屋需求,就不要借。


1.滙豐卓越理財餘額要300萬以上,否則收取每月1000元,所以資金抽出要銷戶。
2.匯豐新資金6.6%,舊資金續存呢?

星展豐盛理財,餘額200萬,否則帳戶管理費每月500元。
資金抽出後,只留星展,200萬當成緊急預備金,不然太多資金卡在裡面浪費機會成本。


2033之前賺1億

一切都是AI
AMD、NVDA、TSLA、PLTR、TSM、MSFT、AAPL?、GOOGL

原理:
壓中1~2檔飆股,每檔有投入50萬台幣以上,就會在2033年之前賺1億。

例證:
2013年買50萬輝達,2023年是7500萬。
2013年買50萬特斯拉,2023年是5000萬。
上面2個加起來,就是10年賺超過1億。

做法:
直接壓一筆50萬台幣。
根本不知道哪一檔會中,所以壓5檔,根據二八法則,至少會有1檔壓中。

  • AMD
    類別:AI
    蘇姿丰看起來會成為某段時間的全球首富。
  • NVDA
    類別:AI
    黃仁勳,足以撼動地球的男人
  • TSLA
    類別:電動車、AI、機器人
    市值很巨大,無法再漲很多,但又感覺可以改變人類。
    大陸的電動車太強,造車已經變成艱困產業,特斯拉一定要另闢賽道才有機會。
  • PLTR
    類別:AI
    市值還很小,還可以漲幾百倍
  • 台積電2330
    類別:AI基礎製造
    要用台股買,減少匯差。台積電股價便宜到爆炸,美國人無法享受台積電,是怕廠房被炸,但住在台灣,同島一命,我們反而是全世界最該有勇氣享受台積電利潤的人。
    排除台積電,台灣有地緣政治風險,不會漲100倍,這部分左手投資,用0050壓台灣指數就好
  • 比特幣 一個錢包不要超過五萬,錢包印出來鎖在鐵盒裡。
    現在有ETF了
  • 中國潛力股
  • 台指期多頭無限轉倉:台灣是世界AI製造中心,會全市值向上

2033年,什麼行業最夯
一切行業圍繞 AI
電動車
新能源
新醫療


2024年開始進入下一個週期,未來20年屬九紫離火運,屬火行業,如AI,能源。
穿著紫色的中年女性和八字喜火的人,在這段期間會有很好的發展。

2033年的想像:
AI
高速行動網路
能源
AI醫療
AI化傳統產業

根據2000年網路泡沫的經驗, 2000年之前暴漲的yahoo並不是真正的網路主力,而是泡沫破裂之後的臉書、Google、YouTube。

如果歷史重演,AI的主力股可能根本還沒上市。

假如A I像個靈魂一樣穿梭在網路的世界,什麼東西可以讓他最快學會真實的物理世界,應該是影片。而 擁有最多影片的就是YouTube,雖然別家公司也可以到YouTube上面去爬資料,但只有Google真正擁有最大量的影片,包括使用者鎖住的私人影片,Google也都看得到,而且Android手機上面所有的備份相簿,其實Google也都看得到, 這些材料才能造就最強大的AI。

10年後,大家的算力、電力、算法都旗鼓相當,誰能給AI最多的學習材料,才是王者。

正式正名,這叫做”樂透股”

最近都在想,10年前買哪個社區好,重點是”貴氣”的社區。


那資金放哪裡好? 10萬台幣2013年初進場,2023年10月價值

1 特斯拉 (TSLA) 1100萬
2 微軟 (MSFT) 144萬
3 蘋果 (AAPL) 100萬
4 亞馬遜 (AMZN) 101萬
5 奈飛 (NFLX) 285萬
6 谷歌 (GOOGL) 73萬
7 英偉達 (NVDA) 1536萬
8 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 39萬
9 輝瑞 (PFE) 20萬

上面的特斯拉、英偉達,就是樂透股。

台幣1億才算贏家,上面如果壓到NVDA,70萬就可以變成一億。
但我們沒有預知未來的能力,根本不知道哪一支會漲,
所以要每支都壓70萬,總共700萬,其實負擔得起,但要有紀律。

必須投機

大家都感覺軍公教的薪水是比上不足,但也餓不死,
但如果在都會區買了基本空間的房子,而且沒有上一代資助,會餓死。

我提出一個新新台幣的觀念,因為房價太高,對比房價,
台灣的普通薪資,是窮的,窮到“沒錢”。
可以想像,現在的六萬薪水,拿來買房,等於是三十年前的三千塊。

那平凡薪水,沒有繼承財產,難道永無翻身之日嗎?
想想柯斯托蘭尼,他處在一個比我們辛苦千萬倍的環境和時代,卻成功了,
一生不用看人臉色,也不用讓別人看他的臉色,
他的經驗值得我們深思。

錢少的人,不能投機。
錢多的人,可以投機。
沒錢的人,必須投機。

現在的年輕人,一般薪水歸類為“沒錢”,必須投機。
投機不是打水漂,也不是賭博,所以對比現在的世界,我定義是“美股個股”。

我的方法是要從標普500成分股,挑選自己認為有希望的個股來賭,
而且不能壓太大,這就是投機。

放個10年,總會壓到一檔爆發股,個股可以穿越牛熊,抓對趨勢,不用管大盤,難道大盤跌個10年,我們10年都要空白?


如果資產累積到1千萬台幣,可以投機,意思是拿800萬去放VOO或VT。
剩下的200萬,繼續押個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