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人與洪守傑期貨當沖戰法觀後感

洪守傑的方法有紀律,有條理,可以複製,可以傳承,
適合訓練操盤手,但不符合人性,一般人照做可能很痛苦,很困難,甚至做不到。
但這方法可規模化、可重複性,所以可以用在多市場,有穿透性,
因此前途不可限量,獲利沒有天花板。
我認為這比較適合用在操盤手身上,洪本人也常說他們就是這樣訓練操盤手的,
但操盤手操的是別人的錢,那樣的心理層面完全不一樣。
[交易,創造自己的聖杯]提過,有操盤手在市場上總能不斷獲勝,
但退休了,操自己的錢,立刻一敗塗地。
我相信這不是寓言故事,是活生生一直發生在交易人身上的狀況。

醫學上哪一種痛最容易忍受?
別人的痛

哪種錢最好操作?
別人的錢

如果今天要當一個全職交易人,好處是很自由,自己對自己負責,不用看老闆臉色,不用受同事鳥氣。
但生活費全部來自交易的時候,那種壓力,不輸上班。
自由是要代價的,是昂貴的,不然,不會有[不自由,毋寧死]這種話出現。
自由,是要拚搏而來。
當這種拚搏,用在市場交易的時候,是極度極度的痛苦。
尤其在成功之前,就像是刺激1995裡,要爬過不見天日的長長糞管一樣,才能重獲自由。

自由人是一個典範,起家時沒有大資本,跟我們很多人一樣。
大多數的人都不像巴菲特一樣,含著金湯匙出生,
因此巴菲特的投資方法並不適合大多數人。
而很多人想要在交易市場白手起家,比較適合自由人跟金湯尼的方法。
簡單的講,其特色為”勝率高”、”起手資本小”。

勝率高,這已經違反市場醉步假設了,市場根本不是隨機的,
如果單看價格,當然是隨機的。
所以這種非隨機並不是來自價格分布,而是來自其他”架構”,
例如成交量、現貨、國際盤連動、大戶心理、權值股,
也因此,道出了其缺點,沒有市場穿透性、
架構可能因市場變動而失效、難以傳承、難規模化。
自由人說高頻出現之後,覺得自己被淘汰了,獲利從每個月1百萬變20萬,
能賺20萬還是可以維持生活,還是勝,他依然能勝的地方,
就是聖杯所在~部位伸縮跟資金控管。
他也做過上海跟美國的商品,最後還是回到台指。
他也說過教人很累,因為這套方法是要天分跟苦練跟一點第六感的。
跟大戶對奕,猜操盤手的心理,猜程式單的觸發點,他下了很大的苦工,也很有天分。
這要對”人性的慣性”非常了解。

自由人跟洪守傑教我們的方法,剛好是兩種極端,共同點是部位伸縮跟資金控管,
但在價格突破時,洪的方式是紀律搶進,自由人是加了很多濾網,甚至是摸頭摸底,
現在大戶都用程式,環境很險惡,
一般人只能眼巴巴看著價格急拉急殺,還在錯愕的時候機會已經過去了。
自由人在人工高頻時期訓練出來的眼明手快,剛好適合在這個市場生存,
人生真的是每一個時期都具有意義的,現在的成功都是過去的累積。

很多人想要全職交易,想要”操作生涯不是夢”,想要不用看老闆臉色,
想要自由、想要在家上班、想要到世界各地旅遊也可以繼續用網路工作,
不用擔心旅費生活費,不用中斷旅行回來上班。
但卻沒有大的起手資本,而且想從台灣期貨起手,
那麼”自由人門派”,值得學習。

操盤跟衝浪一樣,既心跳又無聊

衝浪有90%的時間在等待,操盤也一樣。
如果沉不住氣,隨便來一個浪就衝,會白白浪費力氣,等真的好浪來臨,才發現沒力了。
這還不打緊,更可怕的是,習慣隨便下浪之後,便失去挑好浪才下的判斷能力。

交易有90%的時間在等待,跟衝浪一樣。
如果沉不住氣,沒有明確訊號就亂衝,會白白輸錢,等真的趨勢來臨,才發現沒錢了。
比輸錢更可怕的是,習慣隨便下單之後,便失去挑趨勢才下的判斷能力。

這個觀念跟輕倉試單並不衝突,到了一個新的海域、開始一個新的交易日,
保留力氣輕輕試衝,是熱身,也是了解浪質最好的方法,
但絕不是沒把握沒熱身就出全力。

虛實之間,陰陽之間,漲跌之間,進退之間,走的是中庸之道。
不能不試單,也不能亂進。

在實務上,人太無聊的時候是最容易做蠢事的。
所以不能讓自己太無聊,
等浪的時候可以看遠景,感受海浪,對身心靈都好。
操盤時,一直盯盤,只會身心靈受創,眼睛提早壞掉。

最好的方式,就是一邊彈吉他,眼睛休息,設定Volume Breakout聲音警告,有聲音再看一眼就好,
跟盤面保持適當距離,跟戀愛一樣,保持最具美感的距離,不要貼盤太近,不要離太遠。
至於為何是Volume Breakout ? 因為[量先價行],
如果有地震警報器,你希望早一點響還是晚一點響 ?

我的程式只用在輔助人工控盤,不會用來自動交易,除非用人工智慧

7年多來的摸索,一直沒發現能自動交易的聖杯,但主觀交易可以穩定獲利,自由人甚至可以畫出獲利斜率,預測全職交易的收入。

大多數人覺得程式交易=自動交易
對我來說,程式交易,只能當作人工操盤的輔助。

自動交易現階段我覺得很難,尤其高頻介入之後。當然也許世界上也許有神人存在,可以自動交易獲利,但我有自知之明,我沒那麼神。

生活上的長遠目標

身為現代人,有苦有樂,常常苦的是身體病痛、健康問題、人際問題,在台灣還多了食安問題。
我做交易是想要得到自由與財富,有了自由時間之後,
我想學做菜,避免外食,學氣功跟太極,多跟家人相處,多結識同好,把健康跟快樂帶給更多人。
我還想買塊地耕作,種自己想吃的蔬菜,親近泥土跟大自然,
這些奢侈的夢想,在我居住的城市需要很多的財富才能達成。

說來諷刺,古代的淡泊生活,在現代竟是奢侈品。

保持在”少數”的一方

傳統程式交易越來越難做,原因很簡單,因為現在街頭巷尾,阿公阿媽都在用程式交易,

於是程式交易變成了多數,在交易市場中,多數就是輸家,這是不變的鐵則。

想要用程式交易賺錢,越來越不輕鬆,不可能爽爽用幾個程式就想賺錢,

未來能贏的就是用AI程式交易,這樣不會落入多數的一方。

而且傳統程式交易不是順勢就是逆勢,頂多參數不同,或者加個濾網,萬變不離其中,

而AI程式交易像個黑盒子,連撰寫人都不知道邏輯在哪裡,比較不可能成為多數群體。

 

現在問題來了,AI程式小散戶哪裡寫得出來?

這就跟當年高頻交易一樣,大戶才玩得起,這也就符合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現象,大者恆大,強者恆強。

要打破這樣的藩籬只剩一個辦法了,小散戶要贏大戶的人工智慧只有一個東西,就是人腦智慧,

自古以來小蝦米鬥大鯨魚,不就剩下人腦智慧了,這是千古不變的鐵則,

傑西李佛摩早說過了,華爾街沒有新東西,換個包裝而已。

 

未來散戶想賺錢,只剩開發AI程式跟手動主觀交易這兩條路,

這兩條路都非常難走,但走成了,會比以往賺更多的財富,

以主觀交易來說,如何成為少數?

現在街頭巷尾,阿公阿媽都在幹嘛?

街頭巷尾看K線,那你就不能看K線了,像李佛摩一樣看純數字吧。

阿公阿媽看MACD,那就不要看,不然就要有獨到的用法,千萬別落入多數的一方,

交易市場裡,10人中8輸1平1贏,千古不變。

給四年前的自己

我是四年後的你,現在是2016年11月8日,

2012年11月25日你坐在這扇窗前。

20121125_113550

 

 

後來窗戶變漂亮了,現在窗戶長這樣,窗外多了一些高樓。

2016-11-08-16-13-43

你後來遇到了一些考驗,非常艱難的考驗,用了很多的淚水度過了那段時光,卻也了解到家人對你的重要。

沒有任何事情比家庭重要。

在考驗的當下非常難熬,但事情會越來越好的。

 

我們一直在堅持的那件事情,我現在又開始做了,
我閱讀日記,發現當年的你功力已經很深厚了。
如果中間這幾年沒有中斷的話,現在應該已經成功了。
但後來中間中斷了三年,我現在又變生疏了,
不過沒關係,我又開始了,我們一定會成功


2024.1.10
我是2024年的你,你們都很棒,我愛你們

交易需不需要學習呢?

成功男人的背後,都有個女人,
但不成功男人的背後,也都有個女人。
當不成功的男人聚在一起時,
就開始怪罪是不是背後那女人害他們不成功的!

交易市場成功的人是少數,
大多數的人學到心力交瘁也還是失敗,
所以開始覺得學習沒用。
學習本來就是先學招數,再放下招數,
最後才能無招勝有招。
但如果一開始就沒半招,那就只是個平凡人,
簡單的說,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每個稱霸武林的人,都是一分的天才,
加上九十九分的苦練。

學而不思則罔, 思而不學則殆。
光看書不自己搞,會覺得很迷惑,
光瞎搞不看書,會很危險。